邀请嘉宾:洛阳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马会丽
访谈时间:2023年8月1日
访谈概要:保种子安全 促粮食丰产
【主持人】:种子是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我市在农作物种业发展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马会丽】:近年来,党中央把促进种业发展和种业振兴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是粮食安全的根基。2022年以洛阳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洛阳市加快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谋划实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供种安全为底线,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以净化市场为保障,不断增强我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确保了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在农作物种业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收集。坚持边普查边收集保护,实行农业种质资源活体原位保护与异地集中保存相结合,在上交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同时,依托我市种业企业、科研院校等申报种质资源保护单位,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对农业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利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任务实物上缴工作,共收集上缴312个资源;孟津区、栾川县2个重点项目县完成系统性调查和抢救性收集227个资源,向国家种子库提交实物201个。
二是加强新品种培育。积极支持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种业企业、个人等开展新品种培育,目前,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106个,涉及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其中小麦品种79个。共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126个,其中辣椒品种54个、西甜瓜52个品种、红薯4个品种。
三是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在全市建立区域优良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每年对100多个小麦、200多个玉米含鲜食玉米、60多个红薯、50多个谷子以及大豆、花生等新品种进行种植展示,从中遴选出适合洛阳地域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适时发布品种利用意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
四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指导种业企业科学规划制种基地,提高供种能力,重点建设一批小麦、花生、瓜果、甘薯等优势特色品种制种基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农作物良种繁育面10.2万亩,其中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达9.9万亩,红薯3454亩,蔬菜(辣椒、番茄等)1063亩,西甜瓜600亩。
五是加强种业企业扶优。我市现有持证农作物育种企业15家,其中小麦制种企业有9家(偃师8家、伊川1家)、小麦及玉米种业企业2家(洛龙区1家、高新区1家),玉米种业企业1家,辣椒(蔬菜)种业企业2家,西甜瓜种业企业1家。
六是加强种子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每年组织开展春、秋季节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全面随机抽查种子企业、种子经销商的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种子,在进行实验室质量检测的同时,还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加强种业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落实属地责任,构建属地为主、上级督导、部门协同、检打结合、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种业违法行为,全面净化种业市场。
【主持人】:今年麦收烂场雨对我市小麦用种造成哪些影响?如何确保秋冬播用种供应?
【许宏涛】:今年5月25-30日,正值小麦收获的关键时期,我市经历的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过程雨量大,导致全市小麦制种田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积极应对、科学调度、强化措施,全力以赴保障种子安全。一是加强小麦种子繁育田调度。把小麦种子收获进展情况列入全市“三夏”农情调度工作内容,指导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切实负起责任,组织专人进村到户,深入到繁种地块、繁种企业、种植合作社等查明实情,准确掌握全市小麦种子田成熟状况,及时了解穗发芽及穗萌动情况,为下步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强力组织在田小麦种子抢收。在农机装备调度上,各地支持种业企业优先抢收,保障小麦种子优先收割、优先烘干、优先入库。要求每个繁种田地块都有具体责任人负责,力争合格种子颗粒归仓。虽经市、县区积极努力抢收,因连阴雨造成仍造成6.1万亩小麦种子发芽或霉变,剩余2万余亩小麦种子于6月10日前全部抢收完毕,共收储种子746万公斤。对于不适合做种的及时转商,减少损失。三是强化措施保证种子供应。关于确保秋播小麦用种安全,我局加强对各地指导,要求全面摸清小麦种子入库情况、往年库存情况、种植大户和农民自留种数量、用种缺口等情况,引导鼓励全市8家小麦种子企业加强收储和外调,指导800余家经销商结合往年销售情况尽快对接市内外种子企业购入小麦种子,确保我市小麦用种安全。目前,我局已向经销商推荐49家种子企业,其中省外5家、省内44家。据统计,全市今年秋播预计种植350万亩小麦,约需种子3657.4万公斤,已对接种子企业种源1832.32万公斤,群众自留种约1242.6万公斤,缺口582.48万公斤,预计8月上旬,各经销商会大量签订购种合同,可满足我市秋播小麦用种需求。我局将持续做好全市小麦种子供需精准对接,保障秋播小麦用种安全。
【主持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请谈一下我市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马会丽】:总体来讲,我市种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市小麦品种中的偃麦系列、洛麦系列、洛旱系列等具有一定优势,特别在旱地小麦品种方面处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其中“洛旱22号”2022年在宜阳县平均亩产659.52公斤,刷新了由“洛旱6号”在2015年创造并保持的平均亩产653.9公斤的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为河南省旱地第一大推广品种。水地小麦品种“洛麦26号”2017年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创造了平均亩产801公斤的洛阳市最高纪录,2023年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洛麦47”达到优质强筋一级标准,与我国当前品质最好品种济麦44品质相当甚至略强,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加拿大优质强筋小麦,是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另外,我市在西甜瓜、甘薯、辣椒等品种研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白皮脆甜瓜荣获第七届国际瓜类学术大会优秀新品种奖,研发的小果型西瓜具有产量高、口感好、果型小符合现代人要求等优点得到市场充分认可,在全省推广面积达5万亩。洛薯13是我市当家红薯品种,被广泛种植,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红薯品种,在全市种植面积20万亩。
但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市在种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我市其他种业强市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省持证农作物种业企业776家,我市农作物种业企业只有15家,相比之下,我市种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企业带动整个种业产业发展。虽然,我市在种业发展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我市的种业发展还是面临很好的条件和机遇,我市近期也研究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为我市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相信我市的种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决定了一年的产量和质量,能否介绍一下怎么购买放心种子。
【牛季娟】:购买放心种子要做到四看:看门店、看包装标识、看适应区域、看种子外观。
(一)选择种子专营门店。购买种子一定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正规种子经营门店。(不要图便宜、图省事从走村串户流动商贩或证照不全的经营单位或个人手中购买种子;不要购买农村集贸市场上零散摊位销售的种子;不要购买以回收商品名义兜售的种子;不要购买打着“科技下乡示范、科技扶贫、园区项目招投标”等名义进行推销、兜售的种子。)
(二)认清种子包装标识。种子标签是商品种子的“身份证”,它注明和描述了商品种子的重要信息,包括文字说明及特定图案,直观性强一看即明,手机扫读标签上的二维码直接判定,购买种子时一定看清种子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合法正规单位生产经营的种子,包装物表面印有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质量指标(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净含量、生产日期、检疫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二维码、文字说明及风险提示;进口的农作物种子,还有进口审批文号、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联系方式、中文说明等内容,用手机扫读二维码可获取该品种的生产追溯信息,请农民朋友不要购买散装种子或拆开包装的种子,否则,举证难,索赔难。)
(三)因地制宜科学选对品种。选购种时要认真选购品种,看清、问清品种的审定情况和适应区域,最好先向专业技术人员详细询问品种的适应区域、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再根据自己地块生产条件选择合适品种。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每年都会向下发品种利用意见,向群众推荐适宜洛阳种植的优良品种。(选购的品种一定是经过审定或登记或引种备案,并且适宜区域涵盖本地的品种,其它的一概是非法种子。不要轻信个别经销商虚假宣传,不要贪图便宜买种子,不要盲目追求新品种或价格高的品种,不要陷入“价格高的种子就是好种子”、“大粒种子纯度差、小粒种子才是纯种子”、“当地的品种不如外地的品种好”、“个人渠道的种子才便宜”等认识误区,避免因小失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仔细观察种子外观。选购种子时要认真观察辨别。未包衣种子,要选颜色均匀,无明显霉变,种粒饱满、匀称,种子中有无大量的谷壳灰尘等杂物。包衣种子,选未有粉末脱落现象,色泽均匀一致,没有露出种子皮色。
【主持人】:种子在农业生产中作用非常关键,农业农村部门如何保障用种安全?
【许宏涛】: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多种渠道开展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用种安全及转基因科普宣传,印发“致农民朋友及经营主体一封信”,在全市90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及村镇醒目位置粘贴,引导群众正确选种购种及维权,维护自身权益。
二是抓好种子生产监管,强化种子质量源头。结合农时季节适时开展农作物种子企业抽查检验工作,全面检查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展发芽率、水分、净度及转基因速测。对全市小麦种子基地制种繁育田田间品种纯度、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有毒有害杂草情况等进行了田间质量监督,确保制种安全。开展涉农育种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大豆、玉米育种材料转基因成分试纸条速检检测,维护育种安全性。
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维护用种安全。重点检查春秋两季种子市场经营情况,检查经营门店资质、在售种子是否审定(登记)、是否网上备案、种子标签是否合规、二维码是否可追溯、销售台账是否建立等内容,严厉打击假冒、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市场环境。同时对抽检种子的净度、水分和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对检测中达不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及时移交执法部门处理,保护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主持人】:三秋马上就要到来,秋收后紧接着进入冬小麦播种,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让农民选好种,提高粮食产量?
【牛季娟】:我市地貌“五山四岭一分川”,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350万亩左右,旱地230万亩左右,占65%,水浇地120万亩左右。在品种利用上受自然条件、天气因素制约极大,极易发生病虫害危害及倒春寒影响产量。所以,因地制宜选好种对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如何利用现有耕地状况,推广选育优质高产适宜性强的小麦品种最大限度的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我们农业部门的责任担当。经过多年品种展示示范筛选,在麦播品种利用上,坚持以半冬性、中早熟、抗性强的品种为主,晚茬种植弱春性品种为辅,积极稳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指导策略,以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推荐农民朋友选用品种有:
1、对水肥条件较好的水肥地,建议选择:洛麦26、洛麦27、洛麦28、百农4199、中麦895、农大5181、鑫华麦818、轮选66等半冬性高产稳产品种为主,搭配西农100、百农307、泛育麦1号、轮选6号等半冬性高产稳产品种;也可以选择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洛麦47、中麦578、西农511、周麦36、丰德存麦21号、西农979、伟隆169、科大1026等半冬性品种。
晚播麦田建议种植搭配偃高006、偃展4110、偃高21等弱春性品种,或种植洛麦26、中麦578、西农979等半冬性早熟品种;
对灌溉条件较差的丘陵旱地,建议选择:洛旱19号、洛旱22、洛旱28、偃亳1886、中麦36、洛旱30等半冬性品种为主,搭配洛旱6号、偃高58、豫麦49-198、百旱207、西农928等半冬性品种。
在播量上:高水肥地半冬性品种亩播量7.0~8.0公斤,中产田半冬性品种8.0~9.0公斤,旱地亩播量8.0~10.0公斤,晚播弱春性或半冬性早熟品种,亩播量10.0~12.0公斤;整地质量较差等,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3天增加0.5公斤,亩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公斤。播种深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并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
推广应用种子药剂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技术是小麦病虫防控的重中之重,力争实现包衣、拌种全覆盖。(可以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与吡虫啉或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也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复配种衣剂包衣或合理的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方(可选用 6%戊唑醇悬浮剂 10 毫升或 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30 毫升+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0 毫升或 50%辛硫磷乳油 20 毫升拌 10 千克麦种),进行混合拌种或者包衣,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在选择农药品种时,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等)拌种时,一定要及时将种子摊开晾干,切记不能堆闷种子,防止产生药害。)
【主持人】:下一步工作中,如何持续抓好我市种业工作,为种业振兴作出洛阳贡献。
【马会丽】: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以及我市种业企业提升科研能力,培育出更多综合性能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二是扩大繁种基地。引导种子企业与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定制购种”服务,着力扩大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三是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优良新品种示范、引进、推广力度,带动优良品种更新换代,不断提升良种覆盖率。四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微博、抖音等形式加大新品种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五是加强技术服务,充分发挥良种良法作用,为粮食丰产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