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农技服务 >
洛阳市2024年“三秋”农业机械作业前、作业中维护维修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9-10 来源:市农技中心
分享:
【字体:
(一)轮式(履带)拖拉机

1.发动机的检修

(1)检查润滑系统。除了更换三芯(空气滤芯、柴油滤芯、机油滤芯)外,还要更换或清洗各个液压油滤芯。(2)检查冷却系统。清理散热器、风扇等表面杂物,检查散热器、连接胶管等,确保不漏液(水);检查并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满足规定要求。加满冷却液(水),静置一小时,看液位有无变化。如液位有下降,则需要查找原因。如无下降,则正常。注意不能加容易产生水垢的井水和自来水。(3)检查电路系统。启动、照明、仪表的电路应正常,所有电气附件的绝缘部分,不得有漏电、短路等现象。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要先用蓄电池额定电流的十分之一充电。在铅酸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液面高度与刻线平齐或高出隔板10~15毫米,要打开加液塞,以防出气孔堵塞,蓄电池因气压过高而爆炸。充电完成后,单体蓄电池电压应在13伏左右。

以上都检查正常后,起动前主、副变速手柄等应处于“空”、“降”、“中间”或“分离”位置;液压动力装置应处于“中间”位置;此时用曲轴前端皮带轮盘车孔或打开飞轮壳上的小窗口进行盘车,转动曲轴3-5圈后,再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适用于停放1个月以上的中小型拖拉机)。发动机转速需要先低后高,逐渐增加,同时观察仪表,细听声音,如有异常,应先停机后检查并排除故障。

2.底盘部分的检修

(1)检查润滑油。逐一检查变速箱、前桥、末端传动的润滑油;检查方向机的锂基润滑脂(蜗轮蜗杆机械式方向机)或液压油箱(液压转向方向机)内液压油是否充足;检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是否充足。

(2)检查转向系。注意左右方向间的间隙,观察拉杆球头传动和油缸(液压油缸方向)销轴间隙,如间隙过大,需更换拉杆球头和油缸销轴。更换球头和销轴后,需检查前束,四轮驱动的前束是0~4毫米,两轮驱动的前束是5~10毫米。

(3)检查离合器。检查离合器踏板和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的间隙,保证分离彻底、灵活,无卡滞,踩下踏板行程五分之四时,能挂换档位,无打齿异响。如离合器使用时间过长,需拆开检查摩擦片和分离轴承,如果超限需更换;如磨损不大,分离轴承加润滑脂后,再按标准组装好。

(4)检查制动器。检查制动液面和踏板行程,制动踏板第一脚能一次踩死,连续第二脚踩不动,回位正常且无卡滞,左右制动踏板高度应同步。

(5)履带式拖拉机检查变速箱与后桥连接处、万向节、支重台车以及车架与后桥的紧固情况,检查履带的张紧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不符合应调整。

(二)翻转犁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犁铧、犁壁等零部件,犁铧刃口厚度大于3mm应打磨修复或更换,犁壁磨损严重要更换。

(2)检查地轮胎压在正常范围内(如有)。

(3)检查各种螺栓螺母、销轴,确保处于紧固状态。其中犁壁固定螺栓不能过紧,以防犁壁产生应力,容易断裂。

(4)检查每个润滑口,确保黄油充足。对活动部位(轮轴、行走曲柄等)涂油润滑。

(5)翻转犁与配套拖拉机连接后,应安装安全锁销;检查液压油管,防止漏油和油管缠绕。

(6)将犁提起,调节升降速度,检查拖拉机的纵向稳定性,必要时给拖拉机增加配重。

(7)操作拖拉机,检查翻转犁翻转是否正常。

2.作业中检修

(1)入土角调整。将犁体与犁柱间相连的紧固螺栓及定位调整螺栓拧松,然后敲击犁体,使犁体相对犁柱的角度略微改变,以增大或减小入土角度。入土角以3至10度为宜,犁体数量越多,入土角应越小。调整完毕后同一侧犁体的犁尖应处于同一高度,并将紧固螺栓和定位调整螺栓拧紧。

(2)耕深调整。通常情况下,翻转犁的耕深为20-40cm。试耕中,耕深过深或过浅,应调整限深轮。转动限深轮调整螺栓(手柄),调低限深轮,升高犁架,减少耕深,反向转动调整螺栓,增加耕深。也可通过拖拉机液

系统调整耕深满足要求。拖拉机液压系统的设置请参阅拖拉机制造商的操作说明。此时,必须将拖拉机液压系统调整至力调节或者力、位综合调节。

(3)横向水平调整。当拖拉机停于水平地面时,悬挂架横梁(犁架)应与地面平行,如果不能保持平行,应调整拖拉机两下拉杆处于同一高度。犁地时,从行驶方向看,犁柱应尽可能与地面保持垂直。如果不能保持垂直,应借助于悬挂架横梁两面侧的水平调整螺栓来调整横梁横向水平。用同样的方法使另一侧保持与地面平行。

(4)纵向水平调整。横向水平调整完成后就要在试耕中对犁架进行纵向水平调整。其调整只限于调整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拉杆,犁架前高后低、入土困难或耕深过浅,应缩短上拉杆;反之,应伸长上拉杆。

(5)第一个犁体作业宽度调整。通过调整丝杠来调整第一犁体的作业宽度,使第一犁体切下的土垡宽度和其他犁体切下的土垡宽度相同,并且和已翻土接缝平整。

(6)牵引线调整。当试作业时,拖拉机明显跑偏时,应调整牵引线。松开机架调整丝杠锁紧螺母,调整丝杠长度,使翻转犁牵引线与行进方向一致,然后锁紧螺母。

(7)作业时应随时观察作业情况,发现机具有堵塞或缠草严重应及时清理。

(三)旋耕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传动箱。检查传动箱齿轮油油量,低于油面线的要补加同类型齿轮油;检查各个齿轮之间间隙,特别是圆锥齿轮啮合间隙,间隙过大过小都会引发故障;检查传动箱输出花键轴和刀轴轴套之间间隙,磨损严重的要成套更换。

(2)检查刀部。检查刀轴两端油封,以及刀轴、刀座和刀片,如有破损应除旧换新。更换刀片时应按照双螺旋线方向有规律地紧固刀片固定螺栓。更换刀片等旋转零件时,必须将拖拉机熄火。

(3)检查旋耕刀是否装反和固定螺栓及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确认稳妥后方可使用。

(4)挂接拖拉机检查。挂接时,注意匹配的箱体高度,高低箱体不能配错。注意动力输出轴和旋耕机输入轴夹角,夹角最好小于10度。传动轴十字轴和轴承不能松旷,各方向转动灵活,并加注润滑脂;旋耕机左右要水平,输入轴要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在同一个中心线上。

2.作业中检修

(1)拖拉机启动前,应将旋耕机离合器手柄拨到分离位置。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机组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严禁在旋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禁急速下降旋耕机,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

(2)作业中,如刀轴过多地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机具负荷。

(四)玉米果穗收获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理空气滤清器和通气道;更换机油滤芯和柴油滤芯并更换油底壳机油、液压油、制动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检查冷却系,加入冷却液(水);检查蓄电池电量并充电。启动发动机,空转10~15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异常需停机检查排除。

(2)检查摘穗台。检查切草刀是否完好,刀片是否牢固,摘穗辊间隙、切草刀间隙是否合理,并根据需要调整紧固。

(3)检查剥皮机构。依次检查剥皮辊间隙、剥皮辊与星轮压送器间隙,按作业要求调整间隙。

(4)检查各转动部件。查看是否转动灵活,同一转动回路的各个链轮或胶带应在同一转动平面内;检查链条和胶带的张紧度,传动胶带疲劳拉长或有其他损坏的,一律更换;在一般情况下,转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3毫米,摇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2毫米。

(5)检查操纵机构。检查离合器、安全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可靠、灵活并根据需要调整。

(6)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泵、多路阀及管路,内漏严重或封闭垫损坏的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7)检查密封性。检查摘穗台果穗输送槽与输送搅龙结合处、检查剥皮机玉米抛送辊与果穗箱挡板结合处等的密封性。

2.作业中检修

(1)要经常检查各管路的密封情况,发现密封不严时必须立即维修。

(2)要及时清理增压器和发动机排气管周围的杂物,消除火灾隐患。经常检查液压管路的密封情况,各油管接头、阀接头不得有渗漏。

(3)要注意根据抛落的地上的籽粒数量、茎秆的断茎情况检查调整摘穗装置。

(4)每班工作结束后,要彻底清理收获机各部位缠草,检查传动链条、传动带的张紧度,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班次保养,清理空滤器滤芯,对各传动链条、万向联轴节、升运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五)玉米籽粒收获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洗空气滤清器和通气道;清洗机油滤芯和柴油滤芯并更换油底壳机油、液压油、制动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清洗冷却系,加入冷却液(水);检查蓄电池电量并充电。启动发动机,空转10~15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异常需停机检查排除。

(2)检查切割器。检查刀片是否完好、牢固,割刀间隙、压刃器间隙是否合理,活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是否重合,分杆板是否紧固可靠,不符合作业要求则调整紧固。

(3)依次检查收割、输送、脱粒和清洗装置。脱粒部分检查承网(凹版筛)、脱粒齿杆,检查脱粒间隙并调整。

(4)检查各转动部件。查看是否转动灵活,同一转动回路的各个链轮或胶带应在同一转动平面内;检查链条和胶带的张紧度,传动胶带疲劳拉长或有其他损坏的,一律更换;在一般情况下,转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3毫米,摇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2毫米。

(5)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检查滚筒、风扇、割台、筛箱驱动机构等转速高、震动大、负荷重的部件和转速高的链轮、复合胶带轮及轴承的螺栓紧固情况。

(6)检查操纵机构。检查离合器、安全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可靠、灵活并根据需要调整。

(7)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泵、操纵阀及管路,内漏严重或封闭垫损坏的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8)检查密封性。检查割台倾斜喂入室与脱谷滚筒凹板过渡板结合处、滚筒凹板间隙检视孔处、抖动板两侧密封袋与侧壁结合处、清粮筛框两侧密封带与侧壁结合处、搅龙壳与底活门贴合处、复脱器盖与壳贴合处、卸粮搅龙与粮箱结合处等的密封性。

2.作业中检修

(1)要及时清理增压器和发动机排气管周围的杂物,消除火灾隐患。经常检查液压管路的密封情况,各油管接头、阀接头不得有渗漏。

(2)要注意根据抛落的地上的籽粒数量、茎秆的断茎情况检查调整摘穗装置。

(3)每班工作结束后,要彻底彻底清理收获机各部位缠草,检查传动链条、传动带的张紧度,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班次保养,清理空滤器滤芯,对各传动链条、万向联轴节、升运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4)准备好收获机配件和易损件。根据机具的型号、特点及机具的情况,准备常用配件和易损件,并和企业售后服务网点及时取得联系,记下联系地址、电话和联系人。

(六)秸秆粉碎还田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拧紧各连接螺栓、螺母。

(2)检查各插销、开口销有无缺损,必要时添补或更换。

(3)加注润滑脂,传动轴伸缩套内应涂抹润滑脂。

(4)检查齿轮箱密封情况,静结合处不应渗油,动结合处不滴、漏油;如渗漏油,需更换纸垫或油封。

(5)检查齿轮箱润滑油油面,不够时添加。检查齿轮箱上呼吸孔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检查放油堵螺栓是否松动,应拧紧密封。

(6)检查刀轴甩刀(锤爪)是否缺损并及时补齐。刀片应成组更换。更换刀片时,应对称更换径向相邻的两组刀片,每组刀片重量差应小于10克。             (7)清除甩刀、刀轴、定刀片上的泥土与缠留物。(8)检查各轴承处温升,若温升过快、过高,即为轴承间隙过大或缺润滑油所致,应及时调整间隙或加润滑油润滑。

2.作业中检修

(1)随时检查及调整皮带张紧度,及时清理机壳内壁上的粘集土层,发现声音不正常、振动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2)调整留茬高度。调整限深滚,在机架左右两侧侧板上预留了一排调整孔,固定位置不同,得到的留茬高度也不同,调整时两边应同步调整。注意最低留茬高度以甩刀(锤爪)刃口不入土为宜,否则会加速甩刀(锤爪)磨损,降低粉碎效果,增加拖拉机负荷。

(七)打(压)捆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弹齿离地间隙并调整到50毫米。

(2)打捆前机器空运转3~5分钟,观察各运动件是否相互干涉、卡滞、各处联接是否牢固可靠。

(3)调整草捆密度。草捆密度和重量的调整要根据牧草品种、含水率等田间条件灵活掌握。慢慢增加草捆密度,进行多次打捆以调整草捆密度,直到达到所需密度。

(4)调整草捆长度。在打结器后方的压捆室顶部装有草捆长度控制器。草捆长度通过可调挡环的安装位置调整,当可调挡环向上移动时,草捆长度随之增加;反之,草捆长度缩短。

2.作业中检修

(1)要注意观察草条和地形变化状况,使拖拉机的前进速度和动力输出轴转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当物料堆积时,先切断动力输出轴动力,并关闭发动机,人工清除堵塞物料。

安全操作提示

(1)在检修保养机器时,必须切断动力输出轴动力,关闭发动机。

(2)机器运转时,严禁驾驶员离开座位。

(3)酒后、带病或过度疲劳、儿童等无自我保护能力人员严禁操作机具;操作者应谢绝上述人员在机具运转和作业时靠近机具。

(4)转弯、倒车时,必须提升机具。并切断动力,严禁猛提猛放。

(5)作业时如有异响,振动异常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6)机器上应配置灭火器,作业现场严禁烟火,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