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三农要闻 >
乡村振兴奏新曲 散入秋风万里行——全国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23-09-12 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九月的洛阳,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河洛大地壮美的丰收画卷斑斓多彩。

  进农家小院、到田间头,听群众心声、观农业进步、看乡村发展、感时代脉搏。

  ae8a6a80921f4ec99027182cf244de5a.jpg

      9月4日至8日,全国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深入宜阳、洛宁、嵩县、栾川、伊川等县进行深入调研采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以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古老而年轻的洛阳,奏响乡村振兴壮美乐章,并通过来自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的报道,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一曲乡村振兴的壮美乐章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

d3c75fd4f3a243c9ae14526a0fb78002.jpg

  9月8日,伊川县白沙镇常岭村乡里中心绿叶掩映的亭子下,锣鼓铿锵,唱腔悠扬,这是村民在自娱自乐演唱豫剧《朝阳沟》唱段。

  不远处的游乐园,传来孩子们嬉戏的笑声;篮球场上,一群年轻人在奔跑跳跃;书法室里,一位老人挥毫写下“大展宏图”四个字。

  在洛阳,像这样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里中心有1970个。

  洛阳市独辟蹊径从乡村治理着墨落笔,乡里中心成为洛阳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抓手,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活民力民智、淳化乡风民俗、构建和美乡村的重要载体。

  “为农民而建、让农民幸福,是乡里中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洛阳市副市长韩治群说。

  记者先后走访了宜阳县香鹿山镇东韩村乡里中心、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乡里中心等。农民日报记者张焕慈认为,洛阳乡里中心之所以能“一子落而满盘活”,不仅是多项功能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在空间层面和功能层面的聚合,进而生发出强劲的“化学反应”。

113c9158a965409d87e87f87137e773a.jpg

  采访团围绕洛阳市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主题,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区,牛羊、苹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高端民宿连片发展,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及乡里中心建设,深入调研采访了宜阳县莲庄镇莲庄村、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嵩县闫庄镇豫西肉牛交易市场、栾川县重渡沟示范区高端民宿、伊川县平等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等5县17乡,对洛阳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印象深刻。

  “不经雕琢的自然之美、不拘一格的规划打造、不辞辛劳的为民服务、不用操心的乐享生活。”这是吉林农村报社长隋二龙对洛阳乡村的印象。

  一次锤炼“四力”的生动实践

  围上蓝底白花的围裙,戴上草帽,右手拿着小铲子,左手拎上小竹篓,走,挖丹参去!

d81152f800044d12a32ab929bd006eb6.jpg

  9月6日,来自江苏的两岸农业杂志社总编辑石云飞与众多记者一起,来到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丹参基地,沉浸式体验挖丹参。

  叶岭村突出党建引领,以富民为要、产业为基,发展丹参种植3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专业村。

  挖开丹参苗周围的土,用力一拔,拔出长在土里的丹参根,拍打掉上面的土,掰掉丹参苗,看着红色的丹参,石云飞兴奋不已,“俺要带回家泡茶喝”。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石云飞说,“蹲”出来的报道才能入耳入心。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赵家卉把石云飞等人挖丹参的场景拍成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受到广泛关注。赵家卉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次调研采访,进一步锤炼了自己深入一线的“脚力”、洞察社会的“眼力”、深度思考的“脑力”和内容生产的“笔力”。

04619df91d7e4e6fadb45445b021f20c.jpg

  “原来头脑中对‘厕所革命’这个词一直无感,也不知道洛阳农村的厕所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国妇女报记者田梦迪说,这次跟随采访团深入宜阳县锦屏镇杏花村等多个村庄实地查看后发现,家家户户的卫生间都干干净净,用上了抽水马桶,厕所门口有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溯源信息,还能一键申请维修,非常方便。“通过调研采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厕所革命,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说,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就是一次厚植爱农情怀、深入践行“四力”、锤炼过硬作风的实践行动。

51e16318780a4846b9a32c62285ee31f.jpg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会长何兰生说,记者必须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行走阡陌、记录“三农”,唯有脚下沾泥土,作品才会有温度。

  一场媒体融合的视听盛宴

  “伊川的谷子香、甜,伊川的谷子不摆了!”

  “伊川小米巴适的板!”

  “伊川的谷子老牛了,小米老香了!”

  “伊川小米长势好,小米熬粥就是香!”“伊川小米,中!”

56db73c5832b48808a9b45390a900889.jpg

  9月8日,在伊川县谷子示范种植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总编、记者在品尝了用伊川小米熬的粥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用自己家乡的方言为伊川小米代言。

  位于吕店镇总面积350亩的全国谷子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已建成智慧化农业云平台,通过远程操控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检测指标、自动控制灌溉施肥。

  基地采用“宽窄行”机械化、精量化播种技术,种植了国家谷子产业体系征集的60个优质品种和40个试验材料。当前谷子正处于抽穗期,预计9月20日左右成熟进入收获期。阵阵秋风吹来,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

  乡村振兴奏新曲,散入秋风万里行。

c0afee2cf79540c99073584b620ea2fe.jpg

  全国各地媒体总编、记者为伊川小米代言的视频通过农民日报、重庆日报、吉林农村报、南方农村报、海南农垦报、东方城乡报等近百家媒体的融媒体平台,传向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吉林、海南……

  据不完全统计,在连续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中,93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了深度融合报道,发布文图报道和视频作品2000多篇(次),在全国各地受到广泛关注。

  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日报、四川农村日报、陕西农村报等同步刊发《洛阳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洛阳乡里中心重塑乡村》《洛阳特色农业沃土生金》《洛阳“宿”梦山水间》等多篇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湖北农村新报总编辑李彦睿说,讲好洛阳的乡村振兴故事,讲好洛阳的“三农”故事,也就讲好了河南的“三农”故事,讲好了中国的“三农”故事。

  今年恰逢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60周年,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副会长、河南日报农村版主编王泽远说,这次调研采访活动的报道,是全国近百家媒体平台互联互通互粉互融的有益尝试,主流媒体占领主阵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媒体担当,必须“活”起来、“快”起来、“新”起来,以内容为王赢受众,靠深度融合赢未来。

  农业强国,媒体担当。守正创新,拥智奔行。

责任编辑:凡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