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三农要闻 >
【乡村振兴观摩】以务实之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09-20 来源:洛阳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人间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

昨日,全市乡村振兴观摩推进会在伊川县召开,全面总结两年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观摩交流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持续将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4+2”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以务实之风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7228a03ae0bbd48d652b9ced1ac0ccb.jpg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我市将在守好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抢抓特色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和民宿产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特色种植业。各县区要依据《洛阳市优化经济作物布局工作方案》,发挥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年底前全市绿色杂粮、中药材、优质水果、精品蔬菜面积均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要建强平台载体,培优经营主体,推进链式发展,把洛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融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牛羊养殖业。牛羊养殖让乡村振兴“畜”势勃发,我市将重点扶持6个养牛大县和2个养羊大县,加快牛羊产业发展。年底前,全市牛饲养量达到51.5万头,羊饲养量达170万只,养牛、养羊大县饲养量增幅分别在15%、11%以上。

民宿产业。要立足高端定位,突出集中连片,重点打造沿黄片区、伏牛山高端民宿片区,发挥集聚效应,打造特色民宿品牌。着眼“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注重设计,提高标准,找准定位,打造适应不同群体、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独具洛阳辨识度的高端民宿群落。

技能培训。技能培训“蓄内力”,乡村振兴“添动力”。我市将继续精准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培训人员持证率、就业率,计划年底前完成30万人次培训任务,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强大动能。

9ab10fe2dd9688f952d49274b49c1df.jpg

 以宜居惠民为目标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实事。我市将结合实际,持续统筹开展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村”创建和集镇建设,促进乡村美丽宜居。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10月底前,工程建设要基本完成,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年底前,都市核心区村庄供排水管网全部接入市政管网,供排水市场化运营全面规范开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一体统筹推进,精准设计建设模式,多点融资,加强运维,确保项目长效运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不断深化拓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户厕改造及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年底前,完成户厕改造任务6万户以上;7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在50%以上,各项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

“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创建。要强化运营理念,坚持“分类指导、分批推进、分级创建”,把运营主体与乡村群众作为共同体,构建政府、运营商、村集体、农民合作利益链,通过抱团联合、区域共建、与民分利,促进共同富裕。年底前,环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村庄全部达标,累计创建“示范村”500个、“精品村”100个。

集镇建设。集镇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乡村。我市将通过持续壮大集镇产业、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集镇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形成集镇带动乡村的联动发展模式。年底前,全市“达标集镇”预计达到26个,“示范集镇”达到11个,“精品集镇”达到5个。

111.jpg

以乡里中心为载体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则百姓稳,百姓稳则乡村兴。我市将充分发挥乡里中心为农、惠农、便农作用,统筹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三清两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里中心建设。乡里中心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运营好。我市将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完善乡里中心服务功能、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探索利用数字化技术为管理赋能,充分发挥“三自”组织作用,让乡里中心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愿来想来常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和交流中心。根据工作安排,9月底前,已建成乡里中心要统一标识;年底前,全市60%的村和涉农社区要建成乡里中心;明年年底要实现全覆盖。

“五星”支部创建。要以建强支部为首要任务,以发展产业为关键,通过整顿软弱涣散村补齐短板弱项。同时,还要强化支持保障,鼓励基层将村干部收入与集体经济发展挂钩,提升村干部创建积极性。年底前,要争创农村“五星”支部60个、“四星”支部300个、“三星”支部1200个左右,争取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清两建”工作。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要持续开展“三清两建”工作。强化专项治理,依法依规收回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对“村霸”“村痞”零容忍,深入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维护乡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升村集体运营能力,一村一策分类推进、分类实施,确保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凡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