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孟津区会盟镇双槐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4-01-04 来源:孟津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分享到:

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双槐村位于会盟镇中部,南依邙山,北临黄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种植优质稻米的优良传统。2020年,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共量化集体资产602.74万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01户、2202人。近年来,双槐村按照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区委“5543”工作思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本原则,通过土地流转和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不断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0万元,分红金额45万元。

荒滩变良田、资源变资产

双槐村临近黄河,有千亩黄河故道形成的荒滩地,盐碱量大,杂草丛生,在土地承包到户时没有百姓愿意分这部分土地,作为集体机动地成为集体资产。2012年,双槐村紧抓上级惠农政策契机,成功争取到当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时,村党支部还多方动员,筹集资金,组织人力,在项目建设基础上,又投资500多万元,共同修建生产道路8900米,硬化灌溉和退水渠道8300米,植树1万多棵,修建桥梁2座,把夕日荒废的滩地变成了现在的高产农田,无人问津的荒滩成为种粮大户争抢的“香饽饽”,村集体开始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2022年,随着洛阳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的建成,农村集体资产通过平台规范发布信息、“云端”竞拍发包,为集体资产的溢价升值带来了新的契机。双槐村党支部充分认可平台作用,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经民主决议后,以4年流转期限为周期,将发包到期的土地收回集体,进入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进行竞拍发包。两年来,先后通过平台流转发包集体机动地1300余亩,集体经济收入达549.7万元,土地每亩每年发包单价从以前的800元左右,上升到最高的1290元/亩/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大幅的提升。

联组生产、规模经营

由于原来分田到户的土地各户面积较小,在耕种上机械化利用率不高,不能科学种地,群众费时费力,最后收益还不高。还有部分群众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经营,每亩每年流转收益约800元,但个别流转金还不能及时发放。针对这种情况,双槐村党支部多番外出学习取经,召开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商议,最后提出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联组生产”的模式进行流转探索。最先探索实施的双槐村1组,共380亩承包地,经村干部逐一入户动员后,全部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村集体将整组土地进行整理,打破田垄界限,土地集中连片,并委托1组小组长(或其他有意愿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本组380亩承包地进行自主经营、规模化生产或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托管服务。承包地联组生产后,集体每年每亩付给群众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年终去除生产成本及土地租金后,剩余大约每亩400元收益,经营者占比50%,村集体占比25%,剩余25%群众进行二次分红。目前,全村共三个小组1180亩承包地以组为单位开展经验探索。培育产业、持续发展

双槐村地理位置优越,黄河大渠穿村而过,灌溉方便,“双槐大米”在河洛大地小有名气,洛阳人说“双槐大米”晶莹剔透、口感绵软,不就菜能吃两碗。近年来,村集体利用特色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引导群众种植水稻,大力发展特色稻米产业,目前常年种植水稻2600余亩,注册有“双槐”大米商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集体盘活利用村内闲置小学房屋650平方米、场地3200平方米,投资兴建精品大米加工厂。共向上级申请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加上村集体和村民入股的18万元,共计68万元,购置了日加工30吨的精米加工设备一套,产权归属集体,统一出租管理,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8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有力举措,双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仅是河洛大地众多优秀村集体中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双槐村将坚持中央、省、市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自然禀赋,持续探索创新,积极谋划农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乡村多元化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凡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