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三农要闻 >
乡村振兴看洛阳系列报道三:乡里中心,开启乡村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5-12 来源:洛阳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分享到:

乡村治则百姓稳,百姓稳则乡村兴。

2022年以来,洛阳市针对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不完善、服务方式“机关化”、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抓手,对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提升,打造融合各类服务的“乡里中心”,成为群众愿来想来常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全市2003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建成了乡里中心,占比71%。

DJI_0520.JPG

完善功能,着力打造便民服务总平台

近日,记者驱车万安山旅游环线,在伊滨区李村镇魏村社区乡里中心小憩,旧鸡舍改造的咖啡馆,边角地整理的共享菜园,清洁敞亮的乡村大食堂,让乡村韵味、时尚格调相得益彰。

“这里既能满足乡亲们养老、托幼、文体等服务需求,也可兼顾游客休闲体验功能,整体通过公建民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市场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魏官鹏说。

坚持以“乡里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融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治理和服务平台是洛阳服务百姓的初衷。

洛阳坚持以“乡里中心”为载体,整合便民服务、文明实践、技能培训、日间照料、托幼、卫生健康、农村综合服务等7项基本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增加电商直播、旅游服务等特色服务,构建“7+N”服务体系。

扎实开展送戏、送医、送教下乡等活动,着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服务信息公开机制,建立服务事项清单、一周活动预告等制度,及时向群众公开服务事项和活动安排等,方便群众参与,并接受群众监督。

聚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小事”,实施帮就医、帮咨询、帮购物、帮打扫、帮跑腿等“五帮”行动,以更加便民惠民的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优化布局,着力推动服务群众高质量

洛阳乡村乡里中心建设日趋完善。 张君摄.jpg

在嵩县,毗邻豫西黄牛交易市场的闫庄镇店上村是十里八乡的养牛大村。村里依托乡里中心,升级服务功能,设置产业发展中心和金融服务站,让养殖户足不出村就能接受培训、办理贷款;在宜阳,张坞镇竹溪村改造原有的废旧小学,建成集“一站式”办公、托幼服务、商超物流、农产品展示、电商直播和党员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六合一便民服务站”,人气十足……

“乡亲们需要什么服务,乡里中心就植入什么功能。”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红艺说。2023年,洛阳市把乡里中心建设纳入乡村振兴“4+2”重点工作,以在乡、返乡、入乡人员为服务对象,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进村,打造乡村“一站式”生活服务圈。

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功能融合,是乡里中心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实践中,各地遵从“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着力压减“乡里中心”办公区域、扩大服务区域,不设村干部办公室和专门的办公场所,除小部分兼具服务和集中办公功能的区域外,其余场地均用于服务党员和群众,既实现有限空间内服务功能最大化,又有效促进村干部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开展工作。

实施“亲民化”改造。开展“拆窗口”“去柜台”行动,变隔离式、行政化的窗口柜台为开放式、无障碍的交流服务空间,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群众。

采取“一室多用”“错时使用”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在有限空间内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对部分面积过小、影响功能发挥的“乡里中心”,通过利用闲置用房等集体物业、整合周边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等场地,因地制宜实施改扩建,为建设“乡里中心”提供支撑。

建强组织,着力形成基层治理新纽带

涧西区工农街道大所社区乡里中心3.jpg

乡里中心为乡亲而建。乡亲们是否愿来想来,是衡量乡里中心功能发挥的标尺。

当下,以乡里中心为阵地,各地普遍建立自治、自乐、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积分兑换、群众性创建机制,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汝阳县内埠镇双泉村,“助老小灶”最受欢迎。每天中午,老人们都会卡着饭点接踵而至,而在厨房里操刀的则是全村评选的“好媳妇”“好婆婆”。大家排好了班,轮番下厨,都铆足了劲让老人们吃得舒服。而在新安县,当地宣传部门选派30名“文艺村长”,把乡村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推动“三自”组织规范发展上,洛阳依托村民议事厅、乡风文明评议工作站、综治中心、乡贤会客厅等平台,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倡导向上向善的乡风民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技能培训中心等平台,培育孵化文艺、体育、科技等群众自乐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文化生活主阵地。依托志愿者服务站、志愿服务岗位等平台,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助人为乐、和衷共济的美德良行。

在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上,洛阳鼓励党员干部尤其是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参加“三自”组织,视情况将党小组嵌入“三自”组织,吸纳致富能手、返乡乡贤特别是年轻人加入“三自”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三自”组织健康发展,更好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与此同时,洛阳还依托“三自”组织,常态化开展村内大事协商、矛盾纠纷调解、道德模范评选等自治活动,开展扶弱济困、环保清洁、治安维稳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村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创新机制,着力实现工作运行长效化

实践中,洛阳认识到乡里中心功能设置多元,服务内容多样,如果没有可持续的运营机制作保障,很容易出现“政府一抓,一哄而上,政府一放,回归原样”的现象。

《乡里中心故事多》宜阳仝少飞 13525436207.jpg

对此,各地坚持党务政务功能政府确保,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依靠社会的原则,在运营前置、市场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合作共建”“公建民营”“场所换服务”“村民+集体+乡贤”等多种运营形式,以经营性收入弥补公益性支出,既让群众享受到更多质优价廉的服务,又减轻“乡里中心”日常运行经济压力。

洛宁县下峪镇碓臼峪村引入乡贤投资整体开发,把旧村部、旧厂房改造成精品民宿和游客服务中心,和村集体共建乡里中心,不仅明显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偃师区府店镇周寨村筹资100余万元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及广场,吸引乡贤程宇飞入驻创办文创产品共富工坊,开展手机外饰、瓷器、布艺、皮具、扎染等产品研发加工,每年为村集体交纳租金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26人就业,月均收入3500元。

栾川县潭头镇蛮营村将村部半层办公楼改造成与标准化卫生室配套的中医理疗馆,免房租交给一名中医经营,由村医负责日间照料中心日常运营、简餐制作等,为老人提供理疗、康养、助餐服务。

与时同时,洛阳还把“乡里中心”建设作为“五星支部”创建重要考核内容,将工作成效与资金奖励、评优评先、干部选用挂钩,引导基层建好用好“乡里中心”;对自乐、志愿等群众组织,通过补助活动经费、提供专业指导、评选优秀社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品等方式给予支持,推动各类群众性活动蓬勃开展。

“乡里中心把行政化的村委大院变成服务型的便民场所,把老百姓的‘心愿清单’变成‘幸福答卷’,在服务群众中温暖了民心、赢得了民心。”赵红艺说。今年,我市将持续坚持问需于民,着力实现乡里中心全覆盖,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着力形成乡村振兴“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