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三农要闻 >
乡村振兴看洛阳系列报道四:河洛乡村气象万千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洛阳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分享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土地对耕耘的馈赠,也诉说着天道酬勤的哲理。

春风拂过,河洛乡村满眼新景:忙碌的春耕,宜居的新貌,幸福的喜悦,勾勒出一幅“业兴、村美、人和、共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新征程上,洛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富民为导向,深入实施“151”工作举措,突出抓好“4+2”阶段性重点工作,选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连年攀升,河洛乡村呈现万千气象,父老乡亲们的幸福指数镌刻在心里、洋溢在脸上。

乡村运营1.jpg

乡村产业  特色富民 一县一业  全域绽放

衡量乡村振兴的成色,说到底,要看群众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2023年,洛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4元,同比增长7.8%,跑赢了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更跑出了多年来的最快“加速度”。

——增收的动能,来自特色农业的提质增效。

在洛宁,25万亩果树花团锦簇。矮砧密植、智慧管理,挑起了现代农业的“金扁担”;

在伊川,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流转土地、对接龙头企业,大农业格局呼之欲出;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png

在新安,“麦椒芝麻豆”轮作套种,一块地保障了“粮袋子”“菜篮子”“油瓶子”,亩均效益突破万元;

在嵩县,连翘、丹参、柴胡等中药材开出“六朵金花”,“中原药谷”建设风生水起;

在栾川,蕙兰迎春绽放,天南海北的“兰家”闻香而来,品文化、做交易,成为北方最具影响力的蕙兰产业基地。

林果满坡,牛羊成群。大山深处里建起了“托牛所”,金融机构推出了“活体贷”,全市6个养牛大县兴牛业、发牛财,扩群增量,劲头十足。

截止2023年底,全市绿色杂粮、中药材、优质林果、食用菌分别达到110万亩、116.2万亩、168.9万亩和3亿棒,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49.6万头、158.1万只。

——增收的动能,来自农民培训的赋能助力。

劳务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老话讲“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聚焦提升群众工资性收入,各地强化与用工企业、劳务机构等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宜阳红家政、汉服妆造,汝阳月嫂、嵩县焊工等劳务品牌走向全国。2023年,全市完成技能培训32.67万人次。

——增收的动能,来自农村金融的源头活水。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聚焦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全市把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性举措,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出“惠农e贷”特色金融产品,全域涉农贷款余额达2287亿元。

DSC04283_副本 - 副本.jpg

采访中,新安县磁涧镇礼河村支部书记张三说道:“我们礼河村过去是一个穷村乱村,也是一个省定贫困村,近几年来,樱桃产业的收入,连续突破两千万元,户均收入达到了三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也达了五十万元,收入增加了,群众生活富了,大家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实践证明农民兄弟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出路,要想富口袋,必先富脑袋。”

以特色农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以“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以金融赋能破解资金难题……乡村产业正加快实现全链条升级,农民增收的渠道正越来越宽。

乡村建设  为民而建  形神兼备 蝶变升级

把农村建成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乡亲们看得见美丽,感受得到宜居,体会得到幸福,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阳春四月,伏牛山腹地,栾川县龙潭村“沃地农场”热闹非凡。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农场主理人以最鲜嫩的草莓款待客人。

以农场为坐标,溯游而上,七姑沟河的泉水在山腰上汇聚成龙潭水库,依库而建的现代化水厂滋养着整个小镇;顺流而下,污水管网沿着河谷串联乡村,蜿蜒接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这一切,都在栾川供排水一体化智控中心完成在线管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这既关乎乡村面貌的“面子”,又关乎生活品质的“里子”。

供排水.png

2021年起,洛阳从最难啃的供排水一体化入手,强化“有解”思维,创新“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理念,全域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从根子上破解农村供水和污水治理难题。

三分建,七分管。在全面完成供排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各地把工作重心调整到运营服务上来,建立完善惠民、可持续的收费机制,实现县域投资收益整体平衡和常态长效运营。

据孟津区水务集团经理王成钢介绍,孟津区已累计建成了区镇村三级集中供水厂14座,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处理站166座,大三格化粪池220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区供排水一体化全覆盖,让全区城乡55万群众喝上了,同源同质同网的安全水放心水和幸福水。       

汩汩清流,润物无声。以供排水一体化为突破口,洛阳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让农村不断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坚持分级分类、连片推进、全域提升的原则,梯次推进“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创建,一个个乡村运营新亮点应运而生。

c82aaf9d708f2033cd5d3f58d9812c1.jpg

走进偃师区鹿峰村,山野复苏、柳绿花红,通过对乡村旧宅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引入“山水隐庐·塬上有家”民宿,植入研学、滑雪、“村BA”等业态,迅速火爆“出圈”。

旅居栾川老君山高端民宿,舒适的空间尺度、高品质的旅居体验,让人寄情山水、畅享自然,叫响了“东有莫干山、西有老君山”民宿品牌。

截至2023年底,全市49.7%的行政村供排水一体化设施实现实质运营,74%的村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建成乡村精品民宿集群7个;创建“达标村”2400个、“示范村”500个、“精品村”100个。

乡村治理  问需于民  党建引领 惠及百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洛阳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群众、“镇选村培”农村发展党员、村干部工资增长等制度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大抓基层、争星晋级的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常态化推进“三清两建”,不仅盘活了资产,解开了矛盾,干群的心气也都理顺了,乡村振兴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宜阳县柳泉镇柳泉村乡里中心 张君摄.jpg

如果说,争星晋级建强了组织,“三清两建”聚齐了人心,那么,遍地开花的乡里中心,直接让农民就地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

步入宜阳县香泉村乡里中心,“三清两建”收回的旧厂房和原来其貌不扬的村部小楼,被统一改造成乡里中心。没有围墙、不设柜台,群众办事与干部面对面,拉进了关系,消除了距离;养老托幼、日间照料、便民超市等功能集中布局,乡亲们享受公共服务更加便利。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这些年,农村村部普遍建得很漂亮,但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乡里中心通过做优服务来凝聚群众,可以说,切中了农村治理的“脉”。干部群众见面多了,交流多了,矛盾就少了,民心更齐了!”谈及乡村中心,宜阳县香鹿山镇党委书记王国杰由衷地说。

涧西区工农街道大所社区乡里中心2.jpg

去年以来,全市创建农村“五星”支部66个,“四星”支部372个,“三星”以上支部占比54.3%;累计清收集体资金资产42.1亿元,建成村经济组织1.1万个、“三自”组织1.2万个;按照“需求导向、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数字赋能”的要求,全市已建成的2003个乡里中心,成为群众愿来想来常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洛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实施“151”工作举措,更有奔头的乡村产业、更加靓丽的人居环境、更有品质的公共服务,定将汇聚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