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农技服务
洛阳市2023年秋粮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5-23 来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为指导各县区抓好秋粮生产,切实种好管好秋粮作物,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全力抓好秋粮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2023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将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作为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市夏粮长势总体较好,丰收在望,因此,下阶段工作重点是全力抓好秋粮生产,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各县区要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技术路径,扎实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今年全市秋粮面积稳定在397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4万亩以上,全力实现全市秋粮面积基本稳定,秋粮总产稳步增加。

二、全面落实好关键技术措施

(一)选用良种

玉米选择高产稳产、熟期适宜、耐密抗倒、多抗广适、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品种,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选择适宜5000株/亩以上高密度种植、抗倒伏、宜机收的优良品种;谷子选择高产优质、抗除草剂、宜机收的品种;大豆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水稻选择米质优良、食味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的品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大豆选择耐荫、抗倒、底荚高度适中的中早熟高产宜机收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中矮杆、耐密植、抗倒、生育期适中的高产宜机收品种。

(二)适期精播

1.播期。“春争日,夏争时”,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要尽量早播。玉米在麦收后及时免耕贴茬机械播种,争取6月15日前后完成播种,最迟不宜超过6月20日;谷子争取6月20日前后完成播种,最迟不宜超过6月30日;大豆争取6月20日前后完成播种,最迟不宜超过6月25日;麦茬稻插秧在6月15日前后完成,直播稻5月中旬后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尽量灭茬后播种,可有效提高播种质量和化学除草效果,播期最迟不宜超过6月25日。

2.机械精播。玉米、大豆实施免耕贴茬机械精播和种肥异位同播,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要尽量选用气力式或指夹式精密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整齐度;谷子实施机械精播和种肥异位同播,扩大宽窄行种植面积;水稻扩大机械插秧应用面积;为提高作业效率,大豆玉米行比4:2模式可使用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的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实行同机一体化播种,大豆玉米行比6:4模式可实行异机同期播种或异机分期播种、播种时提倡使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播种作业智能监测终端等智能控制装备,可有效提高播种质量和作业精度,利于机械化田间管理及收获作业。

3.合理密植。玉米一般大田种植密度4000-5000株/亩,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种植密度要达到5000株/亩以上,高产示范区要达到5500株/亩以上;杂交稻栽插密度 12000-15000穴/亩(麦茬稻14000-15000穴/亩)、粳稻栽插密度17000-18000穴/亩;大豆亩播种量15000粒以上,亩保苗密度12000株以上;春薯栽插密度3000-3500株/亩,夏薯栽插密度3500~4000株/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玉米亩播量要达到4500~5000粒,亩保苗4000-4500株,大豆亩播量要达到8000-9500粒,亩保苗6500~7500株。

(三)田间管理

1.及时除草。采用苗前封闭化除的,可在麦收后灭茬或将麦秸打捆离田,消除残留麦秸和根茬影响,提高土壤封闭除草效果;苗前化除效果较差及未进行苗前化除的,可在玉米3~5叶、谷子2~3叶、水稻移栽后3~5天、大豆2~3复叶期,选用适宜除草剂进行苗后化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苗后化除操作复杂且易发生药害,要尽量选用苗前封闭的方式进行化除,未进行苗前化除或苗前化除效果不好的复合种植地块也可进行苗后茎叶处理,作业时必须对大豆和玉米带进行有效全封闭物理隔离,严禁雾滴漂移产生药害,特别是地头转弯时应尽量关闭喷雾系统,避免对地头作物产生药害。对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要普遍进行中耕,及时松土灭茬,除草保墒。

2.旱浇涝排。结合土壤墒情,玉米注意浇好“蒙头水”、“拔节水”、“抽穗(雄)水”、“灌浆水”。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可视土壤墒情、作物需水规律和高温发生情况,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多次滴灌,补充土壤水分,降低冠层温度;水稻移栽后采用湿润灌溉,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晒田,浅水孕穗,抽穗-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谷子孕穗灌浆期要保证水分充足供应,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大豆开花结荚期要保证水分充足供应,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地块,大豆播后苗前避免大水漫灌,以防大豆出苗困难。在土壤墒情较差时,大豆玉米同时播种的可先灌溉造墒再播种,也可在播后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先播玉米后播大豆的,可先灌溉造墒再播种,也可在玉米播种后全田灌溉,待大豆带墒情适宜时再播种大豆。秋作物生育期如遇短时强降水或持续降水,要及时疏通沟渠,迅速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范渍涝。

3.科学化控。前期施用氮肥过多或降水偏多地块易造成徒长,增加倒伏风险。玉米可在7-10片展叶时喷施矮壮素、玉黄金等控制株高、提高抗倒能力;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种植密度大,必须进行化控;谷子、水稻一般不进行化控;大豆可在初花期、红薯可在茎叶盛长期选用烯效唑等药剂喷施控制旺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地块应实施化控,既可减轻玉米遮荫,又可防止大豆旺长。控制旺长调节剂不得重喷、漏喷和随意加大药量,过了适宜施药期也不得喷施,喷后6小时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

4.配方施肥。依据当地测土结果,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因地制宜调减氮肥用量,提倡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后期叶面喷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玉米可将3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在播种时随播种机施入,大喇叭口期再将60%氮肥施入,花粒期施入氮肥的10%;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的地块,要利用好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按照玉米需肥规律和土壤墒情,分3-4次进行滴灌补肥;大豆追施初花肥;红薯追施团棵肥;水稻要施好分蘖肥,补施穗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建议使用种、肥同播的方式施用肥料,大豆亩施低氮配方肥或专用肥10kg左右,玉米亩施配方肥或专用肥50kg左右,也可选用氮素缓释的配方肥或专用缓控释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地块玉米后期易脱肥,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在玉米抽雄开花期进行补肥,也可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营养,促进籽粒饱满。

5.综合防治病虫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202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预计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在黄淮中等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有重发可能,玉米螟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二、三代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黄淮夏大豆区重点防控根腐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甜菜夜蛾、棉铃虫、大豆蚜、烟粉虱、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各地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有发生趋势的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提早做好防治准备。建议购买社会化服务,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降低病虫危害。

(四)适时收获

玉米在果穗中部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大豆在叶片脱落、茎杆变黄、豆荚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手摇植株籽粒发响时收获;红薯应在霜降前收获完毕;谷子在籽粒变硬,穗码变成蜡黄色时收获;水稻在95%左右的谷粒呈金黄色时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先收获地头作物,方便收获机调头转弯,再结合行比模式、作物成熟时间等因素,确定适宜收获机械及收获方式,田间收获作业速度不宜过快,应略慢于净作收获时作业速度,尽量减少机收损失。

三、全程做好防灾减灾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秋粮生产期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田间种植密度的上升,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对秋粮生产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发生北上高影响台风的可能性较常年大。气温方面,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各县区要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立足防灾,科学减灾,精准救灾。一是要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灾情发展动态,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要及早制定防灾减灾预案,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努力防在灾害发生前;三是要重点关注对秋粮作物影响较大的干旱、洪涝、高温、倒伏等自然灾害和草地贪夜蛾、南方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确保灾前监测预警到位,灾后救灾恢复到位。灾害发生后,要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加强救灾技术指导,落实落细灾后恢复技术措施,切实做好抗灾夺丰收工作。


责任编辑:贾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