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农技服务
2017病虫情报第16期:注意做好麦播期小麦秆黑粉病防治

发布时间:2017-09-26 来源:植保站 【字体: 分享到:

  小麦秆黑粉病又称“乌麦、黑疸、铁麦条”,为系统性侵染的真菌病害。小麦幼苗期即开始发病,拔节期以后症状逐渐明显,至抽穗期仍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及茎秆,极少数发生在颖或种子上。发病初期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后变成银灰色,逐渐隆起纵裂,散出黑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感病植株外形显著矮小,分蘖增多,病叶卷曲,病株很难抽穗结实,田间病株率即是减产率,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

  小麦秆黑粉病在我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害严重,后经采取种子处理为主的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些年来,随着栽培、耕作制度等的变化,加之菌源积累,疏忽防治,又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多地病情普遍回升,局部地区危害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2017年全市发生面积更是扩大到55万亩,一般发生田块病株率在3%~5%,高新区、伊滨区个别岭旱地麦田一般病株率达30~40%,最高达80%,已经成为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突出病害。因此,加强小麦秆黑粉病监测和防治,刻不容缓,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通过土壤、粪肥和种子进行传染,也可通过机械耕作带菌异地传播。小麦发芽期土温9~26℃,病菌均可侵染,以土温20℃左右最为适宜。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由于小麦秆黑粉病为幼苗系统侵染,没有再侵染,所以做好麦播期的防治尤其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选用无病种子。禁止从发病区调运种子,病区、病田收获的小麦禁止做种子使用。

  2、有条件的重病田块可采取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或者实行1年水旱轮作。

  3、精细整地,适期播种,避免过深,以利出苗。要施用无病粪肥,以减少病菌侵染源。

  4、药剂防治。小麦播种期,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0.15%种子量拌种,或用  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0.1%~0.13%种子量拌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每100公斤小麦用2%立克秀(戊唑醇)湿拌剂200克或2.5%适乐时(咯菌清)悬浮种衣剂200毫升拌种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张超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