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告公示 >
关于印发《洛阳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0-13 来源:洛阳市农业局 【字体: 分享到:

 

 

 

 

各县(市、区)农业局、农办、洛龙区农林局、高新区农村和社会事务局、伊滨区社会事务局、龙门管委会:

现将《洛阳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五年十月十二日

 

 

 

洛阳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农科教发〔2015〕1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强我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我市现有耕地650万亩,常年农药、化肥和农地膜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较大的面源污染。2007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形势依然严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坚决把资源环境恶化势头压下来,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出专门部署。各地要充分认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路及目标

指导思想: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减排与防治的有效机制,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工作目标。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农业建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积极推广旱作高效节水技术,用好天上水,保住地下水,初步形成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抗旱保收体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2%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初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发展,农业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1.实施化肥零增长计划。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进新型肥料产品推广,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施用有机肥。

2.推动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技术模式;选择“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示范区,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措施。提升植保装备水平,发展一批反应快速、服务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逐步淘汰高毒农药。

3.着力减少农田残膜污染。加大监督、督察力度,严禁销售和购买厚度0.01mm以下地膜,从而保证农田残膜的可回收。建立健全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推广可降解生态地膜,利用可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解降完全、适时可控和生态无害特点,实现地膜清洁生产,消除白色污染。

4.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选择经济基础强的县,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率先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5.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切实摸清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底数,启动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加快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实验推广工作。

6.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农艺节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技术,改进耕作方式,在水资源问题严重地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选育耐旱新品种。

7.进一步开展养殖业污染防治。在种养密度较高的地区和适宜发展农村沼气地区因地制宜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池。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依托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种植业减量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秸秆高值利用、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农村生活污染处理等为重点,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和引导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推动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探索形成产业相互整合、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

四、保障措施

1.做好相关工作的政策调研与制定工作。深入调研、制订和稳步实施“洛阳市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化肥零增长实施方案”、“生态循环农业十三五规划”等。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奠定政策基础。

2.强化工作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管与综合执法,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3.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筹措渠道,整合相关项目,加大测土配方施肥、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产地土壤安全治理等项目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落实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4.强化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农田氮磷流失、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耕地重金属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摸清农业面源污染的组成、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加强农业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5.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推广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措施,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吕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