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解读 >
孟津把乡贤聚起来、 把资金引回来、 把人才用起来 栽好“创业梧桐树” 引得“金凤争还巢”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源:洛阳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分享到:

1月24日,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然而在位于孟津区送庄镇的十里香草莓种植基地里却是一番硕果累累的收获景象。大棚内一垄垄土埂上整齐地栽植着一株株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欲滴的果实,这些早熟的草莓引来大批“吃货”采摘尝鲜。

创办这家草莓基地的吕妙霞,是孟津区返乡创业者的优秀代表,从给人打工卖水果到自己连开3家水果超市,这个曾在北京打拼20年的“女汉子”,返乡创业10多年来,凭着多年销售经验,不仅在种植反季草莓上干出了大名堂,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西施”,还在科技农业、休闲农业、研学农业等领域闯出了新路子,带动扶持周边32个草莓基地、5000多人创业就业,绘就“一起干、共同富”的乡村新图景。

无独有偶。像吕妙霞这样的“女汉子”还有养兔能手卞利利。前些年,她和丈夫在外地做生意,后来在家乡召唤“凤还巢”的引力下,回到家乡横水镇利用旧宅基地,建了养殖场,引进80只种兔,开始了创业之路。现如今已发展为拥有标准化养殖场房5栋、面积达61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兔基地,存栏“伊普吕”品种兔5万多只,年出栏商品兔20多万只,年利润120多万元。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兔司令”。

“喝家乡水、吃家乡饭、穿家乡衣、走家乡路。”今年44岁的贾志勇,也是众多“城归族”中的佼佼者。他22岁时就离开家乡开始闯商海,在青海从事医药销售15年。2014年,他返乡改行从事工程建设行业,同时注册成立了孟津大家牧业专业合作社,与他人合资在常袋镇石碑凹村建起羴鑫家庭农场,养殖优质湖羊800多只,如今他又养起了市场行情看好的巴马香猪,建成了年出栏量150头的规模养殖场。

过去,农民进城打工向城镇流动,梦想着在城市发家致富。现如今,他们把在城市学到的本事,在家乡化作了生产力。这些年,大批外出进城打工的中青年农民工,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办工厂、开饭店、搞养殖,建园区……农民工返乡当“创客”是当前孟津区出现的新景象和新趋势。这得益于该区拿出“真金白银”,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在财政奖补、税收减免、项目审批、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待遇,引发的“磁场效应”。

近年来,该区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导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对重大乡贤回归项目开展“认娘家”服务活动,在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配置上提供贴身“妈妈式”服务,从创业立项、项目审批、工程建设到经营实行全链条式服务,努力使返乡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奔头”,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为创业园区、示范项目、初创企业发放奖补资金483万元,为190户初创个体发放开业奖补金103.5万元。

同时,该区聚焦市委关于“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决策部署,建立起孟津区青年创业基地,发布“青年创新创业九条政策”等,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咨询和测评、项目推荐、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创业政策对接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吸引包括返乡青年在内的诸多青年才俊来孟津创业兴业,共同建设“胶原蛋白满满”的孟津、“发展活力满满”的孟津,让返乡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让当地群众“能就业、快致富、会创新”,实现“互利双赢”。

孟津区还通过返乡乡贤技术入股、股权奖励、项目收益分红等形式,深度参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精品民宿建设、特色种养等产业发展,实现“乡贤链+产业链”互动互促,成功打造了梭罗沟、同盟山等沟域经济带,形成了孟扣路等四条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带,建设了省级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十里香草莓种植基地等5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55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和万亩孟津贡梨等一批农业项目。

通过实施技能提升、政策推动、园区带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该区大批外出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创业路,实现资本回流、人才回归、企业回迁,走出一条由“打工经济”向“返乡经济”转变的新路子。这些有一定资金、技能、信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了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活了一方经济。“归雁”返乡,创业潮涌,正成为助推该区经济实现跨越崛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孟津区紧紧围绕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以‘回孟津干吧’为支点,致力把乡贤资源‘集’起来,把乡贤智慧‘聚’起来,把乡贤人才‘用’起来,着力引导广大乡贤回归乡里、反哺桑梓、振兴乡村,涌现出吕妙霞、朱忠厚、王硕峰等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代表,为孟津区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孟津区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政策文件:中共洛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责任编辑:贾佳